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谈蜱色变?济南疾控:不是蜱能咬死人,而是它

来源:新闻传播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7 每年春夏时节, 4 从南到北,无不让人谈蜱色变。 主要传播途径 蜱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喜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7

每年春夏时节,

4

从南到北,无不让人谈蜱色变。

主要传播途径

蜱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喜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济南市疾控中心病媒监测数据显示我市大部分丘陵和山区的树林、草地或灌木丛中均可见蜱虫。

掀起大风浪,

蜱没有吸血时较小,如小米粒大小,吸血后会膨大,圆滚滚的看起来就像长着腿的葡萄干。

3

今天,济南市疾控中心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实际上,不是蜱能咬死人,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总有一种名叫“蜱”的小虫子

原标题:谈蜱色变?济南疾控:不是蜱能咬死人,而是它传播的疾病有时会让人丧命

发病季节特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8

那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

的确,在国内外,

5

主要预防措施

而是它传播的疾病有时会让人丧命,

易感人群

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呢?

蜱可以感知动物的呼吸,身体气味、温度和湿度以及走路时的震动。蜱活动能力有限,不能飞和跳,只能在路边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猎物”。它用后面的腿将自己固定在草叶上,伸出前腿等着,当人或动物拂过时快速勾住,从而进行长途旅游。

时有因蜱叮咬致人死亡的事件见诸报端。

该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感染多在4-10月份。

我国多个省份报道因直接接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期病例或尸体的血液和血性分泌物而感染的现象,因此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调、护理及处理死亡病人尸体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个人防护。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的病例,应当就地对尸体进行处理后火化。若因其他原因未能及时火化,接触尸体的人员必须做好自我防护,防止接触性感染。凡接触尸体的人,必须自我观察体温14天,一旦出现发热,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爱济南记者:李少庆 通讯员:尹士平)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这种疾病在医学上被称之为

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尽量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或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伴乏力、明显纳差(食量减少)、恶心、呕吐、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有蜱虫叮咬史的要提前告知医生。

少数病例因误诊为普通感冒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有哪些症状表现?

6

人群均易感。高危人群主要为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为森林、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等。与病危重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

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直接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体液也会导致传播。

1

如何处置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野外工作或活动后要认真检查身体或衣服上是否有蜱附着。

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的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文章来源:《新闻传播》 网址: http://www.xwcbzz.cn/zonghexinwen/2022/0706/1869.html

上一篇:建功新时代 |刘筱:传播书法文化 营造园林之美
下一篇:聚焦全媒体研究和全球传播:全媒体全球传播·复

新闻传播投稿 | 新闻传播编辑部| 新闻传播版面费 | 新闻传播论文发表 | 新闻传播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新闻传播》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